著名画家尤伟浅谈绘画中的表现性
尤伟
表现性写实人物画派代表,主要以写实人物油画为主。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表现手法通过笔触机理和对比鲜明的色彩来表现自我的艺术特点与理念,由此产生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也受到业内外的一致肯定,并被许多机构.藏家及美术馆珍藏!
以下是我对绘画中表现性的一些看法和理解与大家交流一下,若有不妥的地方望大家指正:
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现达作者主观的精神,那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绘画的阐释近代以来,复制技术日益发达,人们不再以相似度来评价一幅作品的好坏,再现或模仿的绘画方式逐渐被表现所取代,表现性绘画成为了主流艺术创作方式。与模仿或再现与表现的创作手法相比,表现的手法更加具有纯粹的艺术张力。一味的模仿画不出的深入人心的绘画,特别是在高中学习阶段,往往提供的素材不尽人意,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哪怕做的再好也是差强人意。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表现性绘画表现性绘画以客观现实为观察对象,却不拘泥于物象的框架,画家依靠个人的主观感受,运用多种绘画技法,经常以夸张或变形的手法加以表现。表现性绘画作品通常以荒诞的、看似不和谐的形式出现,在主观表情的作用下,追求一种变形的真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灵冲击。表现主义艺术作为表现性绘画的启蒙,其艺术表现风格大体一致,都强调艺术主观情感的表达。在我们的绘画过程中要学会表现主义的概念赋予了一定的历史与地域意义,表现主义产生于1905年的德国, 1911年威廉·沃林格在《狂期杂志中首次提出了“表现主义”这一名词, 日后“青骑士社”等艺术团体的崛起使表现主义艺术得到了发展与普遍认可。20世纪初的法国、德国、北欧以及俄罗斯等地区均出现了表现主义的艺术流派,它覆盖的领域包括文学、音乐、电影、诗歌等。而表现性绘画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一切强调色彩与形式要素,并且独创性的绘画风格都可以定义为表现性绘画,我们在绘画过程中要努力让画面在二维空间里色彩的冷暖、人物的虚实、光影的变化、画面的干湿浓淡成为有力的表现武器,让我们的绘画充满着生命力,大胆的去处理画面在理性写实的基础上去超越写实带来的局限性,做出正确的主观处理帮助你在考试中绘制出更好的画面。
绘画作为一种造型视觉艺术,不仅仅依靠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与模写,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必然包含了画家个人的个性与情感,而这种个性与情感同时也受时代背景与民族文化影响所形成。中国现在的表现性绘画在形式和思想上受到西方艺术思潮影响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变迁同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表现性绘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无限的发展前景,而中国式的表现性绘画,情感与精神所包含的个人价值是永恒的创作主题,是不断推动表现性绘画与中国文化不断融合的必要方式。未来表现性绘画在未来的中国发展得将更加深人,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
关于绘画的表现性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在美学史中,表现是在与再现和模仿的区别中确立起来的。在艺术史上,表现主义是在与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对照中确立起来的。同时绘画的表现性又是基于艺术家在绘画中的情绪表达,而情绪和精神表达的程度各不相同,即便是最写实的绘画和最抽象的绘画中也有表现的成分,表现又有着具象表现、抽象表现的说法。
可以说表现绘画是绘画中的全武行,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力量,它不受画家本身基础的限制,不同层次的画家都可以直面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让那些受不了条条框框和各种规范的画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绘画之路。
现代绘画是表现而非细腻的拷贝与呈现,抑或有目的地制造一种用来代表某种意义的假象。假象的创造自然有其背后神秘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必须被加以巧妙地掩藏。就从这点我们便可以知道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某种路径。
最先的艺术,也就是史前的艺术,大抵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当我们的前辈先人围坐在篝火旁除了凝视那熊熊燃烧的火苗外无所事事(我思故我在),正是艺术的萌芽抑或说最初的艺术打动了他们的心灵。那些狮虎狼犬犬牙的曲线必然表达了一种柔润的美,那种美揭开了我们心灵艺术的窗口。
时光荏苒,当艺术来到印象派之前的时代,艺术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功能,尤其在社会被少数人掌控的时候更是如此。艺术被用来将他们区别于大多数的其他人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工具。正如西班牙国王一旦获得对外战争的胜利,想都不用想,必然是他的宫廷画师为他画下一幅又一幅胜利的画卷。
印象派对于现实的真实体现,是艺术向其社会功用打响的第一枪。至少从印象派开始,绘画的作用忽然就变化了。绘画变得更像是一种自我表达,呈现出了表现主义的样子。当然,这里的表现主义是宏观而非微观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任何现代主义艺术都是表现主义,即表达自我的内心、焦虑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