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外媒报道称,据海外券商分析师预测,得益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和特斯拉中国工厂生产速度的加持,到2022年,特斯拉全球范围内的总交付量将会达到100万辆,而中国市场交付量将占到总销量的40%。 没错,原本是引来搅活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鲶鱼",正在成为蚕食中国新造车企业的"鲨鱼"。 那些有钱、有地、有工厂、有人的中国汽车工业"顶梁柱"们居然还在鱼塘里徜徉。 就在特斯拉来中国抢市场的同时,中国传统造车势力最看不起的新造车企业正出海赚老外的钱。
2020年5月,爱驰汽车陆续交付500辆定制欧版爱驰U5于法国科西嘉岛,自此开启了出海战略。目前,继法国、德国、荷兰、以色列启动销售后,欧版爱驰U5也将在比利时正式开售。 2020年12月21日,小鹏汽车官方发布消息称,首批向挪威市场出口的100辆G3将向分布于挪威28个城镇的用户交付。
2020年12月22日,威马汽车宣布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旗下能源科技企业Enel X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威马汽车将依托 Enel X 覆盖全球 8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布局。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2020年8月透露出进军欧洲市场的信号,称将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出海,并计划2023年或2024年之前进入全球主要市场。 虽然车辆出口也有"消化剩余产能"的嫌疑,但这并不能否认这一动作为中国品牌起到的正面作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只有更多的中国车企走上世界舞台,才能更好地在未来与世界各国车企展开更有力的较量。 甚至,这才是吸引到资本热钱的关键所在,你们在不齿"市值泡沫"的时候,其实看到的也只是一些表象。 只希望我在2021年1月14日微不足道的持仓亏损,可以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在发展中听一个响。 "再也输不起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